Loading Events

« All Events

  • This event has passed.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April 30, 2021 - July 10, 2021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香港當代陶藝協會於一九九二年創立,為香港首個最具代表性的陶藝家組織。協會的目的是致力推動本土陶藝的發展。是次展覽由一新美術館及協會聯合策劃,展出26位會員的近作,參展者以一件中國古物或工藝品為創作靈感,藉作品回應中國傳統工藝的當下價值與承傳。他們所參考的藝術品包括古代陶瓷、青銅器、國畫,以至古詩。展出的陶藝作品各具特色,呈現精湛的手藝和創意,皆屬作者個人對傳統工藝的當代演繹。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港版曼德拉磨喝樂》嚴惠蕙

那時代的陶藝
「一般來說,泥土是平價的。古人在遠古時候便懂得利用泥土燒成各式日常用品。中國陶瓷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在不同時代產生不同方法,而出現不同風格。在一件陶瓷器上,便可牽涉多方藝術。除上釉、燒窰等專門技術外,還包括繪畫、書法、雕塑等其他裝飾和造型方法。因此,陶瓷是一門集大成的中國藝術。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仙與花》劉宏達

陶瓷雖然是實用器具,但亦可造成精緻的飾物,以及變化多端的喪葬用明器。陶製明器通常是品質較次的製品,拿來代替日常必需的東西,安放在墓穴內,讓去世者在另一個世界享用。這些明器實際上是仿製品,大多是建築物的模型、人物俑和動物雕塑。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加油》李慧嫺

但另一方面,中國陶匠的巧手又能仿造各種藝術品,他們仿銅、仿金、仿銀、仿玉、仿木、仿竹、仿石、仿牙等皆得心應手。這些陶瓷製品通常仿製當時上層社會所嚮往的東西,都是一般市民買不起的,於是古代陶匠造出低成本的陶瓷仿製品,去滿足他們的要求。 到了今天,陶製明器沒有了。實用陶瓷琳瑯滿目,而更多藝術家成為陶藝家,透過陶瓷作品演繹他們的所見所想。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流逝》謝淑婷

他們不必仿傚古代陶匠去仿燒其他藝術,而能擅用陶瓷的多元方法,及妙用各種傳統藝術的精髓,造出別出心裁的作品。他們不是仿古、復古,而是從古風帶出新貌,由活化傳統洐生創作精神。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嘗試。

「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那時代: 香港當代陶藝」展覽

《留痕》李梓良

每門藝術其實不會孤立地自行發展的。藝術和藝術之間會互相影響,而令本身產生變化。因此,那個時代有它的風格,至這個時代卻另有一番特色。但不管它的面貌如何,總會看到每門藝術的前世今生。」
——一新美術館 總監 楊春棠

2021年4月30日 ‑ 7月10日 (逢星期二至六) 上午10時 ‑ 下午6時 (8小時)
一新美術館 Sun Museum 》香港九龍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
免費
由 The Little Dwarf 提供

Details

Start:
April 30, 2021
End:
July 10, 2021
Event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