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event has passed.
地下博物館|JPS 畫廊 x BELOWGROUND
June 18, 2021 - August 1, 2021
展覽介紹
JPS畫廊承接著「逆時車站」帶觀眾穿越時空回到八十年代的紐約,是次展覽為畫廊BELOWGROUND合作的第二個體驗展 ——「地下博物館」。展覽靈感源自倫敦大英博物館,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綜合博物館。旨在將街頭文化、流行文化和當代藝術融合於傳統博物館中,讓啟蒙時代的藝術作品及古文物重新展現觀眾眼前。
地下博物館」將於置地廣塲中庭的地下空間(BELOWGROUND)展出。由十六位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的藝術家聯手為大家呈獻一個創新的體驗展。參與的藝術家包括李思汝(Afa Annfa),August Vilella,Barminski,b.wing,林輝(Chino Lam),趙綺婷(Elaine Chiu),Horihiro Mitomo,Jorge Mejía,Karla Pereira,Okokume,Okrabelo,Paul Hunter Speagle,梁偉庭(Prodip),Pure Evil,譚沁(Qin Tan),和香港影像製作公司也文也武(Yamanyamo)。展覽承傳了博物館的精神,同時為展示方式和文物注入了新的活力,將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藝術元素。
地下博物館」劃分為多個展區:場內中央位置佈置了一個帶有 Pure Evil 標誌性淚水的復活節島(Rapa Nui)摩艾像;當代藝術展區展示來自本地和世界各國藝術家的作品,同一 個空間,卻蘊含著不同的靈魂與色彩;古文明展區以香港藝術家梁偉庭(Prodip Leung)創作的大型雕塑《Sphinx on the Mars》為中心作品,該雕塑詮釋藝術家對神秘哲學的體會, 並加入古文明及外星文明元素。
除了重新構想傳統博物館的陳列品外,展覽還融合了前衛藝術和創新科技。藝術家Barminski以紙板塑造了與別不同的博物館藝術商店(Barminski Art Store),把日常生活用品變成極具視覺吸引力的藝術品。為了讓觀眾帶來與紙板藝術品的互動體驗,畫廊邀請了一名表演藝術家擔任護衛員,他將會穿著Barminski用紙板製作的護衛制服,在博物館中巡邏,讓藝術品增添視覺及情感元素。展覽還展出了由藝術家梁偉庭(Prodip Leung)和香港影像製作公司也文也武(Yamanyamo)共同製作的擴增實境(AR)作品,參觀者只需掃描館內提供的二維碼,便能從智能電話開啟即時動態互動濾鏡,透過鏡頭進入現實與虛擬結合的藝術世界。展覽以譚沁(Qin Tan)的視頻和聲音裝置作為結尾,這是一部探討身份認同的作品,同時也讓人思考「真實」與「謬誤」的哲理。
忠於街頭藝術和文化的反叛態度,「地下博物館」將反轉常規藝術史和博物館的展示方式,挑戰界限並重塑傳統,讓觀眾帶來反傳統的藝術文化體驗。
展覽詳情
- 展覽名稱: 地下博物館|JPS 畫廊 x BELOWGROUND
- 開幕酒會: 2021年6月18日, 下午5時至8時
- 公眾開放: 2021年6月19日至8月1日
- 展覽地點: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置地廣塲中庭B樓BELOWGROUND
參與藝術家
李思汝(Afa Annfa)(香港),
是香港藝術界後起之秀,她擅於刻畫人類複雜細膩的情感和人際關係,捕捉個體心靈與世俗物質之間的角力。
August Vilella(⻄班牙),
一位自學的油畫畫家,畫作清新脫俗,富有當代藝術與古典藝術色彩。他從不起稿,亦不會預先構思主題,而是把超現實主義隨心融入到油畫當中,因此作品充分反映他潛意識的靈魂思想。
Bill Barminski(美國),
是一位多元化並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擅於利用多種媒體進行創作,如繪畫,互動媒體和平面設計。他創作的紙板雕塑更令他聲名大噪。將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如各式各樣的鞋子、塗鴉噴罐和家具等,以立體繪畫的形式製作成雕塑,再用他獨特的表達方式將平凡的物件重新塑造。
b.wing (香港),
二零零六年,b.wing在一張紙巾上創作出了「A仔」,自此「A仔」成為她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A仔」是一個永遠都只有七歲的小男孩,擁有一對黑眼圈和一雙兔耳朶,神情迷惘、天真又憂鬱。b.wing的作品色彩豐富又充滿童趣,為不少人帶來療癒的正能量。
林輝(Chino Lam)(香港),
以傳統媒介如浮世繪和書法創作作品。當這些傳統的元素遇 上Chino創作的趣怪⾓⾊時,便產⽣出⼀種荒誕的錯置美學,使這些⽔⽣物隱含著詼諧的⿊ ⾊幽默,也具有街頭⽂化的風格。他最近的作品以古⽂明和後真相政治為題材,嘗試拓闊 創作媒介。
趙綺婷(Elaine Chiu)(香港),
城市畫家,她以⽔彩為媒介描繪出香港的城市風景線。 她以畫作及寫⽣,探討城貌、環境與城市⾝分的關係。她的畫作渲染出城市的演變,在市 區急劇重建下,不斷重置變換的城貌與城市⾝分,記載香港多變、脆弱、轉瞬即逝的城市 ⾯貌。
Horihiro Mitomo(⽇本),
⽇式紋⾝(和彫り,Wabori)⼤師及浮世繪畫家,作品遊走 在流⾏和傳統之間。他亦是國際上著名的紋⾝藝術家,擅長⽇式傳統刺青⼿法⼿彫(⼿雕 り,Tebori)。
Jorge Mejía(宏都拉斯),
是⼀位居於香港的多學科藝術家。他透過傳統媒體和⾏為藝 術,將虛構與現實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把每個⾓⾊都演得維肖維妙。
Karla Pereira(⻄班牙),
是⼀位以娃娃般的女性⾓⾊⽽聞名的流⾏超現實主義畫家。 她的作品反映了女性獨特的氣質及⽣物的美麗和⼒量,創造了⼀個超現實和夢幻的宇宙。
Okokume(⻄班牙),
⼜名Laura Mas Hernandez。代表作是Cosmic Girl系列。Cosmic Girl是⼀位擁有著粉紅⾊長髮和藍綠⾊肌膚的⼩精靈,負責在宇宙傳遞愛護環境的訊息, 並幫助荒蕪的星球回復⽣機。
Okrabelo(⻄班牙),
作品融合美術和街頭藝術,利⽤⼤膽的對比⾊彩演繹⽇常⽣活的 各種立體元素。Okrabelo以這兩種獨特的繪畫⼿法挑戰藝術史學的美學標準。
Paul Hunter Speagle(美國),
作品⾊彩豐富⽽且充滿活⼒,靈感源⾃他的⽇常⽣活, 愛情觀和宗教信仰,充分反映了他對⽣命的熱情和對信仰的忠誠態度。Speagle擅於利⽤各 種媒體:繪畫、雕塑、互動藝術和公共裝置藝術來創作及探索世界。
梁偉庭(Prodip Leung)(香港),
畫家、插畫家和平⾯設計師,近年更主理植物品牌 Plants of Gods,是香港最全能的藝術家之⼀。他的創作橫跨各種媒介、⽂化和哲學,作品 主要圍繞古⽂明、外星⽂明和神秘學。
Pure Evil(英國),
⼜名Charles Uzzell-Edwards,是街頭藝術界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他 的演繹⽅式受安迪·華荷式的塗鴉和流⾏風格影響,作品題材帶有諷刺政治意味。
譚沁(Qin Tan)(美國),
視頻藝術家譚沁通過視頻裝置和環繞聲系統探索活動影像的呈 現⽅式。於聲⾳和視覺效果上進⾏實驗,帶來創新的觀看體驗。
也⽂也武(Yamanyamo)(香港),
屢獲殊榮的香港映像製作公司,由Mo Chan和Wy Chan 兩兄弟帶領。該製作公司以其在電視廣告,⾳樂視頻,短片和時尚視頻中的突破性展⽰⽽ 聞名。通過與各種藝術家的擴增實境(AR)合作項⽬作品,該製作公司亦於近年廣受⼤眾 矚⽬和歡迎。
以上資料來源: 官方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