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event has passed.
薑家樂|樂趣系列|音樂會2021
July 3, 2021
爽過飲薑啤——
「薑家樂」帶你玩轉古典、爵士、流行樂!
音樂在主音(Tonic)分解,把不和諧音程化作諧和樂音,就像在夏日呷一口凍薑啤,沁人心脾。在這個樂聚,傳統口味先行:耳熟能詳的古典、爵士和經典流行樂旋律,均被現代手法賦予新的可能性。表演將分為兩部分:由張貝芝樂隊和Smash三重奏樂隊分別帶來招牌古典音樂大師作品改編為各式爵士樂風和最富動感的旋律
「本地薑」指一眾土生土長的香港音樂人,他們會合力打造一番生氣蓬勃、生態均衡的本地音樂景象
票務詳情
- 門票現正公開發售,馬上透過城市售票網購票
- 由於觀眾反應熱烈,現加開2021年7月3日(下午4時)場次,加場門票於6月25日起公開發售
- 加場門票於2021年6月25日 10:00開售,可以透過城市售票網購票
- 日期和時間:2021-07-03(星期六)16:00 & 20:00
- 節目長約1小時30分鐘,包括中場休息十五分鐘
-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 票價:HKD120,HKD180,HKD250
- 年滿60歲的長者、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可享有半價優惠(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 團體購票優惠:
- 每次購買4 – 9張相同節目之正價門票(九折優惠)
- 每次購買10 – 19張相同節目之正價門票(八五折優惠)
- 每次購買20張或以上相同節目之正價門票(八折優惠)
- 顧客每購買一張殘疾人士優惠門票,即可同時以相同優惠購買一張門票予看護人
- 年齡限制: 六歲(此歲數以下恕不招待)
- 觀眾務請準時入座,遲到者須待中場休息或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 主辦機構有權更改節目及更換表演者
節目
- 幻想即興曲作品六十六|蕭邦/張貝芝編曲
- 沃夫岡的交響曲|莫扎特/張貝芝編曲
- 搖籃曲作品四十九之第四首|布拉姆斯/張貝芝編曲
- 月光曲|德布西/張貝芝編曲
- 第九交響曲,第二樂章|德伏扎克/張貝芝編曲
- 事難忘|張貝芝
- 昨日|披頭四/何卓彥編曲
- 電影名曲雜錦|羅健邦編曲
- 壞人|比莉 ‧ 艾利殊/朱肇階編曲
- 永恆之舞|夢劇場樂團/袁敏聰編曲
- 六月飛霜|Kool G/何卓彥編曲
- 米高積遜歌曲雜錦|羅健邦編曲
- 霓彩東方|羅健邦
- 流|張貝芝
表演者
張貝芝樂隊
- 張貝芝(鍵盤)
- 羅莎莉(小提琴)
- 區駿熙(小提琴)
- 鄭皓欣(中提琴)
- 陳駿軒(大提琴)
- Floro Sernade, Jr.(長笛)
- 蕭顯銓(色士風)
- 林韋行(小號)
- 唐正科(長號)
- 蒲志煇(結他)
- 朱殷政(結他)
- 曾浩威(低音結他)
- 樊麗華(敲擊樂)
- 李駿銚(鼓)
Smash 三重奏及樂隊
- 黃家正(鋼琴)
- 何卓彥(口琴)
- 孫穎麟(色士風)
- 朱殷政(結他)
- 曾浩威(低音結他)
- 郭兆恒(鼓)
張貝芝(鍵盤)
張貝芝於2017年在著名⾳樂學院伯克萊⾳樂學院完成了演奏碩⼠學位及考獲柏克萊音樂學院入學獎學金。她主修電影配樂及流行音樂創作和製作,期間獲頒多項獎學金。年初以來,張貝芝獲邀與專業音樂人包括伍卓賢、黃樂其等為音樂會編曲,將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曲改頭換面,達致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與爵士樂互動,實現「中西合璧」。她認為爵士樂可以有相當多元化的演繹。從海外留學回港後,便致力將不同文化和風格注入香港樂壇,尤其是爵士樂風格。她計劃以演出、編曲和作曲發展其音樂生涯
黃家正(鋼琴)
黃家正7歲起習琴,他的音樂歷程曾在得獎紀錄片《音樂人生》中記錄下來,長大後曾負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雅各斯音樂學院深造。在多年的習樂生涯中,他曾師從埃米爾‧拿奧莫夫、羅乃新及郭嘉特習鋼琴,並曾隨楊寶智、馬忠為及何紅英習小提琴。他又曾參與多個知名國際藝術節,包括韋比爾音樂學院音樂節及德州鋼琴音樂節等。比賽方面,在2014年黃家正曾入圍吉娜.巴考爾國際鋼琴比賽準決賽及於首爾年輕音樂家遴選中勝出,兩次演出皆廣受好評。2019年4月,他於巴塞隆拿第六十五屆瑪莉亞‧卡納爾斯國際鋼琴比賽中奪得季軍
黃氏為Music Lab創辦人及藝術總監,自2013年至今,與團隊策劃過多場音樂會。Music Lab是一個協作平台,為本地音樂家提供宣傳渠道。在2016至18年間,黃氏與團隊每年舉辦「Music Lab本地薑音樂節」,透過製作高質素音樂會,頌揚本地音樂人才
何卓彥(口琴)
何卓彥是年輕半音階口琴名家及唱作人,自2006年起累計獲得17個國際冠軍殊榮。何卓彥自6歲起隨李尚澄習古典口琴,其後師從日本大師和谷泰扶、挪威大師西格蒙德.格羅芬及意大利大師威利.博格。 2013年10月,他於德國世界口琴節中首次公演,並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奪得被譽為「半音階口琴演奏家最高殊榮」的半音階獨奏指定曲目組別冠軍
何卓彥19歲時已獲邀於多個國際口琴節中擔任評判。他的演奏風格,靈活超凡,游走於古典、爵士、R&B以至搖滾。多年來,他一直在本地和國際舞台上大展才華。他曾獲邀參演香港兩大著名國際藝術節—2010年的香港藝術節及2015年的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與此同時,他也經常在亞洲、歐洲及北美洲多個國家巡迴演出,並憑精湛技藝及獨特演繹獲得高度讚譽。何卓彥現為Honher Music的國際代言人之一
孫穎麟(色士風)
孫穎麟七歲開始接受音樂訓練,自1997年起於英國衛甘遜藝術中學隨喬治‧高威習色士風及單簧管,2001年憑全額獎學金赴倫敦喬凱音樂及戲劇學院攻讀學士學位,成為該校首位華籍的色士風及單簧管學生。在學期間孫穎麟主要師從世界著名色士風演奏家約翰.哈爾及基斯安.福梭。2006年,他憑原校獎學金完成碩士學位,並於畢業演奏會中取得最高分數
在最近的多個樂季中,孫穎麟在亞洲及歐洲參與了超過100場獨奏會及樂團音樂會的演出。多年來,他以獨奏的身份與多個樂團合作演出,包括澳門中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節慶管弦樂團、香港靑年管樂演奏家樂團、泛亞交響樂團等。孫穎麟是法國 「Buffet Crampon Group」和「Vandoren Paris」的品牌藝術家。現時於澳門演藝學院、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浸會大學任講師及指導
以上資料來源: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官網